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名师预测江苏07年高考命题趋势(语文英语)
2007-02-09 10:25:00

  就2007年高考命题的走势问题,晨报近日特邀了历史、政治、物理三科资深名师进行分析预测。今天,晨报继续刊出语文、英语两门“重量级”学科的预测。其他几门的名师分析也将在近期内刊出,敬请关注。

  语文命题:作文强调思维 着眼分析能力

  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张曙光说,“2007年语文考试说明”与前几年在相当程度上是连贯一致的,同时,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2007年命题有规律可循

  张老师说,从连贯性看,2007年高考命题有一些规律可循。比如语音辨读,一般不考查拼读,考查的是认字辨音,考查的重点是字的声母与韵母,一般不侧重声调。虚实词的选择,一方面要辨析近义词的差异,另一方面要有较强的语境意识,看看词语放到句中是否恰当、熨贴。成语为主的熟语运用,要从成语使用的范围、对象等方向加以准确把握,重点掌握感情色彩比较复杂的成语。病句辨析,首先要审读题干,其次要明确七大语病类型,再次是要重点突破,防止“多头句”、“换头句”,次要成分的“残缺句”等等。

  阅读题量增大

  2007年的语文命题较往年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张老师分析,首先字形的考查可能不放在第Ⅰ卷选择题部分,有可能就放在作文中。已经得知,作文中每错一个字将扣1分,扣满5分为止。由过去的3分变为5分,就表明字形辨认的考查已悄悄地改变为书写正确与否的考查。

  其次,实用文体的阅读由过去的3小题增加为4小题,且文体不单单为科技说明文,还可为社科性的论说文,题量增大,背景材料拓宽,这表明对学生文章信息筛选能力的要求提高了。阅读时要强化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尤其是基本概念的理解;二是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尤其要着眼于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三是文意的理解,尤其要把各段的中心句牢牢抓住;四是加强推断技巧的训练,从时间、空间、逻辑三个角度进行仔细的比照、推断。

  作文要强化思维训练

  针对2007年的高考作文,张老师认为,作文方面要强化思维的训练,着眼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针对这几年作文考查的实际,尤其要注重话题作文的写作。同学们不妨琢磨一下2006年全国考试中心出的两道作文题,这两道题的作文特点是鲜明的,一是侧重辩证思维品质的训练,二是强调就事论理之类的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甚至不妨动动手,把这道作文题写成完整的文章。这对2007年的作文考查会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英语命题:难度不会增大 语法缺漏要补

  2007年江苏英语高考卷将依据2007年全国英语考试大纲精神命题。金陵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彭昆湘从分析2007年英语考试大纲的几个明显变化,给考生们预测2007年英语高考的命题趋势。

  考纲有四大明显变化

  2007年英语考试大纲有下面4个明显的变化:词汇量为3500个左右,与过去几年的2200个左右相比,有了大幅度上升;新增两种动词时态,由原来的8种动词时态增加到10种,新增将来进行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新增三项语法项目:由原来的21项增加到24项,新增省略、强调、虚拟语气;功能意念及话题均有较多新项目,例如:冷淡、判断与评价、自然、世界与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

  命题空间与层面更广

  彭昆湘老师认为,2007考试大纲的新变化必将带来2007江苏英语高考的新趋势。

  他说,首先是命题的空间和层面更大,一方面对语言基础知识有新要求,另一方面更注意对语言交际功能、意念的考查,触须伸向人文素养、跨文化意识及大千世界的诸多方面。

  其次是体现语言综合运用和交际功能特点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英文写作题其体裁将以记叙、说明、议论、应用文为主,其题材将主要涉及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新闻、科技、时事、广告等。

  第三是命题注重活化知识考查,体现知识与能力的交融化、一体化,体现三个结合:考点与语境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表层与深层的结合。

  2007年卷难度不会增大

  近几年江苏英语高考卷难度系数在0.6—0.65,随着江苏高考招生量的扩大,彭昆湘老师由此分析,2007年英语卷的难度不会增大。虽然省均分逐年有所上升,但单项填空、短文写作得分率并未见提高,暴露出学生的基础词汇、语法知识缺漏很多。他建议考生备考中要加强这两大弱项的强化训练。

  尽管2006年新设的对话填空题总体难度小于原先的短文改错题,但相当一部分考生在一些考点上写不出正确单词,甚至是简单的词。这是因为该题型与句子给中文或者字母提示写单词有着本质的不同,它要求的是思维在对话语境之中灵活破译词汇的能力,考生必须依据对话的上下文内容从大脑储存词汇库中迅速检索出正确答案。这种能力不是老师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产生于足量的训练之后。(作者:王晶卉 刘科)

 

来源:南京晨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2-29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