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多所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缩水" 少发的钱去哪了
2016-09-27 13:53:00
扬子晚报网

  近日,南京大学多名学生在网络上发帖,反映学校少发了1000元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同学们质疑,国家规定的助学金怎么就“缩水”了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包括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存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缩水”的问题,少发的金额总数不菲,少发的钱去哪了?学生权益谁来保障?

  应发六千实发五千?有校方承认情况属实

  财政部、教育部2013年印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中央部属高校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这一支出全部由中央财政下拨,按月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

  但具体怎么发放、每月发放多少,则由各个高校自行确定。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做法,是为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每月发放补助500元,每年发放12个月。

  南京大学2016届硕士毕业生刘同学告诉记者,毕业前一年他只收到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的国家助学金,一共10个月,合计5000元。毕业后,剩下的1000元助学金便没了下文。他不禁产生疑问,难道是国家助学金“缩水”了?

  针对质疑,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承认情况基本属实,并坦言:“我们是按照学制内实际在校时间发放的,这样就使得国家助学金存在结余,学生产生疑问也是正常的。”

  学生权益如何保障?多所高校助学金“缩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上也存在“缩水”的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资助科的一位老师23日证实,该校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仅发放到学生毕业当月为止,“最后两个月是没有的”。该校2016届硕士毕业生周同学向记者出示的银行卡对账单也显示,他没有收到最后两个月的国家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研究生,补贴学生的基本生活支出。1000元不是个大数目,但对学生来说却不是小事,每月几百元的助学金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平时如果助学金晚发了一两天,就会有人问什么时候发钱,大家等米下锅呢。”南京大学刘同学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一些高校采取了灵活方式,做到了国家助学金的足额发放。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学生毕业时,一次性补发剩余两个月的1000元助学金;南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则为硕士研究生每月发放助学金600元,每年发放10个月。

  如何保障学生权益、确保国家助学金能够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上?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方案,学习其他高校的做法,彻底解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则回应,该校已经启动2016届硕士毕业生助学金核发的相关工作,将在核查完成后视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少发的钱去哪儿了?专家呼吁加强助学金发放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官网的数据显示,该校2016年有3764名硕士研究生毕业。而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提供的数据,该校享受国家助学金的2016届硕士研究生人数为3017人。如果按每人少发1000元计,仅这两所高校2016年一年少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就达数百万元。

  这些钱去哪儿了呢?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表示,在助学金核发工作结束之前无法做出进一步回应。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则解释,该校已经将这笔钱以学业奖学金的形式发到了学生手上:“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结余每年都是可预期的,学校就对这些资金进行统筹使用,再加上自筹的部分,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提高到人均9000元左右,通过这种方式将结余的国家助学金发还给了学生。”

  但根据《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各高校必须对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周文辉认为,国家助学金与学业奖学金等其它奖助学金的性质不同,是中央财政下拨的专款,高校应注意做到专款专用。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关系到学生的切身权益,只有按照规定发放到位,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周文辉表示,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执行相关规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编辑:李燕

  原标题:多所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缩水"少发的钱去哪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