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催生思想再解放的专业调研——孙永如校长2019年专业建设调研活动侧记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2019-07-04

  催生思想再解放的专业调研——孙永如校长2019年专业建设调研活动侧记
  2019年,中国教育领域一件大事应当载入史册:1月24日,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下称:国改20条),开篇明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网站全文公布“国改20条”,在全国教育界、尤其在职业教育系统引起高度关注、强烈反响。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4月,孙永如校长带队开始了校内专业建设调研。

调研:源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2018年7月1日,江海学院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孙永如校长讲话,提出一个命题:江海学院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骨干专业,不断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出专业建设的几个基本观点:
  ——党的十九大文件和去年以来中央几个文件再三强调,职业教育体系一定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国家鼓励中高职衔接,要把这个重要的衔接文章做好。
  ——我们的骨干专业必须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围绕地方需求,围绕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
  ——我们的专业特色一个重要的取向,就是你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我们的骨干专业要瞄准产业链、紧贴行业内,对接岗位群。
  ——骨干专业建设是一个中心工作,它能够带动其他各方面的工作。
  ——骨干专业建设要有企业做依托,一定要推进产教融合,要寻找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社会需求大的企业。
  以这样的基本视角,深入调研寻找我校实践的基本答案。

思考:催生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呼唤
  4月10日至25日,校长孙永如、常务副校长华国梁、校长助理刘峻等校领导,用连续三周六个半天的时间,对六个二级学院专业建设进行了集体调研。
  调研前,孙永如校长亲自点题:
  ——本单位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就业状况等);
  ——各专业社会需求度、人才支撑度、专业设施设备支持度、未来发展前景;
  ——专业建设存在的困难,需要学校支持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教学管理部随现场调研还下达了相关调查表。
  二级学院的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参加调研汇报。

  调研期间,5家二级学院院长作了主汇报并提交了详细的学院调研汇报材料、6个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分别提交了或详尽或有分析或有思路的汇报材料。
  4月11日上午,在智能信息学院会议室,院长任云晖作专业调研汇报。她的汇报,对国家政策与产业环境的变化和应对策略与方法的分析,思路清晰,认识深入,分析有据,应对有章,当场受到孙永如、华国梁等校领导肯定与赞扬。孙校长说,要给你点赞,给100分。充分肯定其对“国改20条”学习的思考。
  在土木工程学院、在机电汽车学院、在人文旅游学院,专业教研室主任认真汇报,主任们对自己加强、提高自己专业建设的挚诚之心、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许多同志表达了学校给予本专业资金等支持的迫切愿望,想做事、要做事之激情,令人感动。
  调研汇报在校领导不断插言询问、讨论的轻松氛围中进行。在智能信息学院,孙校长7次插话;在土木工程学院,孙校长8次插话;在经济管理学院,孙校长6次插话,就专业建设大家提出的问题、请求,与院长们、与教研室主任们共同讨论、探讨专业建设的路径良策。从文化创意学院开始,他问的最多的是:深度校企合作的企业有几家?教师有在企业经历的有多少人?你们认为真正的科研课题在哪里?面对大家的热情、面对几乎的眼睛向内、视角向上的热切之问,4月18日上午,孙校长在机电汽车学院大声呼吁:在全校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随着调研的深入,在经济管理学院,在人文旅游学院,华国梁与学院的同志说,调研的过程,就是上下一道学习“国改20条”的过程,就是思想进一步解放的过程,就是认识聚焦的过程。4月25日,孙永如校长在人文旅游学院与基层的同志交流提出,专业建设要“助强扶弱”,对照“国改20条”精神,结合一路调研发现存在的“短板”,我们边调研边思考,边思考边深化,我们的专业做大做强的关键点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调研详细内容分别见4月11日、4月20日、4月26日“江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5月8日,学校在图书馆行政5楼会议室召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改20条)学习研讨交流会,任云晖、孙健、杨军、顾志权、任宏、刘峻等作了学习体会交流。孙校长在会上讲话,希望大家深化学习、抓紧行动,真正做到“醒早、起早、干早、干好”。(详见5月8日“江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呼唤:江海专业建设未来发展的谋划
  调研期间,校领导们还分别考察了土木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的“泓业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机电汽车学院“刘峻大师工作室”、扬州市钛合金光学反射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海工作站、扬州峰明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基地揭牌。(详见4月21日“江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4月27日,孙永如校长亲自主持调研组会议,对本次调研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并提出未来专业建设的原则、思路、目标、途径等初步设想。
  ——5月24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分别由教学管理部和综合管理部起草的《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调研报告》(下称:调研报告)和《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两份重要的文件。文件在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集思广益,对我校专业建设未来“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年建设纲领”提出了谋划。
  ——5月30日,学院下发(2019)34号文,正式印发《调研报告》和《实施意见》。
  《调研报告》分析了调研后梳理存在的主要不足与问题,提出了品牌专业建设初步规划。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充实内涵、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坚持“坚持育人导向、对焦社会需求、注重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到2022年“具备省内一流民办高职院校基本特征,建成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优质高职院校”的“三年目标”。

  规划同时明确建设按“重点建设”、“加快建设”和“加快培育”三个层次推进,并分别明确了三年层次建设的目标:
  ——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冲击“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水平的高水平专业,力争在2至3年内,有2至3个专业进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专业建设行列。
  ——加快建设专业:主要冲击“江苏省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水平的高水平专业,力争2至3年内有2至3个专业进入“江苏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专业建设行列。
  ——加快培育专业:主要全力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支撑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专业,为学校优质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及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规划还对三年专业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设进度”,包括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专业建设的三个核心板块及2020、2021、2022等三个年度预期目标。
  《调研报告》还提出专业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精心编制的《调研报告》,对我校专业建设作了精心规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明确的指向性,堪称“三年行动计划”。

  与“三年行动计划”相配套,学校同时制定了未来10年专业建设《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主要文件为指导,紧扣我国未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大转变”和高职院校“三大任务”,与我校《调研报告》相衔接,提出了我校未来专业建设的宏观思路和路径。

  ——分析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宏观战略给我校带来发展机遇,肯定了我校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强调“我们必须认真研学文件,准确理解政策,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提出了“总体思路与要求”。强调瞄准和顺应国家未来10年职业教育实现“三大转变”的战略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五个全面”,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中高职联办、职教训并举”的终身职业教育集团,提出了“立足当前、着眼发展”,“突出重点、带动全局”、“重视规划、培育品牌”,“优化配置、全力攻坚”的基本原则和未来10年的品牌专业、产教融合、学历教育与培训专业融合、专业特色明显等4个主要目标方向。
  ——规划了主要任务与保障。主要是“两个5”。5条主要任务是,包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5条保障措施是,创新的思想保障、务实的队伍保障、多元的经费保障、科学的制度保障和专业的组织保障。
  为了保证谋划落到实处,5月30日印发的学校文件通知,明确提出三条要求,强调要“认真抓好文件的学习、认真抓好文件的落实、认真把握动态管理”。冀希望,在解放思想的引领下,江海紧紧抓住专业建设核心任务,久久为功,步步踏实,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迎接学校30年庆、40年庆的时候,创造一个崭新的可持续的江海未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