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欢迎报考南京工业大学
2021-06-28 14:52:00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百强名校,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处于国内一流水平,是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国际知名高校。


(院校专业组代号:111002历史+不限、111006物理+不限、111010物理+化学)


明正楼


国内一流


精英培养质量高


 

一流师资提供雄厚支撑。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外籍院士共10人,国家级人才132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3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139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35个。学校院士数、国家重要人才数、高层次人才团队数等多项人才指标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一流培养铸就精英人才。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分别合作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英才班)、材料科学与工程(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联合培养英才班)、化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英才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联合培养英才班),开设化工、材料、生工、光电4个2011学院拔尖创新人才班。学校助力学生开展创新实践,2020年学生斩获“挑战杯”“互联网+”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100余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1000多个,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加创新创业实践。

 

一流就业助力实现梦想。三分之一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升学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读研深造;就业毕业生中近90%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就职发展。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名,有近20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20多位两院院士、5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领导,在全国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

 

天宝阁

 

科研强劲平台广


 

一流学科彰显特色优势。学校有本科专业91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在ESI全球综合排名中,我校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达到国际一流学科水平。

 

一流平台收获丰硕成果。学校设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唯一同时拥有6类平台的江苏省属高校),26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466项,其中主持项目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现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4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人。

 

社会服务成效显


 

学校“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贡献和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产学研用”特色鲜明,被称为创新创业的摇篮、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典范。学校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车间里、装置上、产品中”,确立“三个面向”评价导向,即“一个学科面向一个行业,一个学院面向一个集团公司,一个课题组面向一个大型企业”,建立“基础研究-原创成果-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成果”的“0-1-N”成果产出机制,引导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十二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9994余项,科技经费50.6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行健体育馆

国际知名

 

排名提升实力强


 

自然指数排名位列国内第30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国内第34;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国内第50;ESI全球综合排名位列国内第54;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第67位。

 

全球拓展视野宽


 

作为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世界著名学府成立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教育部下属机构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合作举办“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合作举办“2+2”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现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数十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海外留学生600余人。

 

声誉卓著影响大


 

学校汇聚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2020年4位学者入选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第36位。学校金万勤教授获得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授予的Underwood奖章,成为获得该项奖励的首位中国华人,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

 

逸夫图书馆

2021年招生五大特色

 

一、携手国科协同育才


 

在去年火爆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英才班联培专业基础上,今年继续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扩大合作,增加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英才班联培专业。我校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千分之一,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我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联培专业实行学校、研究所双导师制度,让师生接触交流更紧密,择优保送至研究所深造,为更多优秀考生提供精英化培养的平台。

 

此外,我校2011学院拔尖创新人才班继续依托我校国家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首个2011学院直接招生,设立化工、材料、生工、光电四个专业,充分利用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优势,培养相关领域的卓越科技人才,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聚集地,真正实现“创新人才、优势直通”,为学生提供最优秀的本科教育。

 

二、学科齐全实力雄厚


 

学校学科齐全,特色鲜明,满足多样考生需求。拥有本科专业91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23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今年根据学科优势和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开放70多个招生专业(类)。根据选考科目要求分为三组,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院校专业组代号111002:首选科目须为历史,再选科目无要求;院校专业组代号111006:首选科目须为物理,再选科目无要求。院校专业组代号111010:首选科目须为物理,再选科目须含化学方可报考。

 

三、接轨市场新增专业


 

根据学校整体学科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成立了应急管理学院,为我省应急管理行政机关、执法机构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急需专业人才。同时,新增西班牙语、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等热门专业。

 

成立应急管理学院。我校积极响应地方及社会人才需求,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聘任7位院士和行业专家担任应急管理学院客座教授。通过调整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应急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应急管理类课程模块等,加快应急管理人才培养。

 

西班牙语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思路,复合型“外语+”培养模式,多途径培养具有扎实西班牙语语言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储备人才。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面向地理空间信息智能化应用,服务于自然资源、土木建筑、智慧城市等诸多领域,着重培养具备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设计、研发等工程能力的创新实践型人才。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我校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采取3+1培养模式、符合条件者第四年赴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留学,学业合格学生将获得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同时获得都柏林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四、创新创业专业舞台


 

学校作为首批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设立基于导师制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创)项目基金,学生可自主选择喜爱的大创项目,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开放1000多平米的大学生“创客梦工场”和5000多平米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劝业公社”,学生可自主开展创新设计、创新研究和创业实践。

 

学校每年还通过导师配备、模块化教学、岗位实践、出国交流等方式,在大二学生中选拔一批优秀骨干按照管理、科创、创业精英等方向在“菁英人才学校”中进行重点培养。

 

五、自主学业机会多元


 

专业申转更自主。通过畅通的转专业渠道,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提供保障。

 

学分认定更开放。允许学生修读校内外相关专业课程、在线课程,其学分经认定可替换本专业部分课程学分。

 

交流学习更通畅。为学生到国内外名校交流学习提供支持。

 

保研深造更宽阔。优秀毕业生可保送到本校或其他国内名校继续深造。

 

联系电话:

025-58139090

025-83239859(此号码开通时间:即日起至7月2日)

 

联系网站:

http://zhaosheng.njtech.edu.cn

 

扫描二维码查看报考指南

 

扫描二维码关注招办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