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副教授“隐入”深山培育出奇茶
2016-12-19 10:25:00
中国江苏网

  一年365天,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刘国华有120多天都住在“深山老林”里。刘国华是学校“省级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的专家组成员,进组那天起他在没有空调、没有手机信号,最冷达零下15摄氏度的溧阳山区驻扎了下来。

  通讯员 郭海红

  扬子晚报记者 蔡蕴琦

  山里手机没信号,最冷零下15摄氏度

  2014年,刘国华和同事、高级实验员杨士虎第一次打着铺盖来到了溧阳市金山村的金泉生态科技园。他和团队的任务是要帮助当地解决技术难题,让这片荒山长出好茶叶,帮农民致富。第一次进山半个小时的盘山路把刘国华绕晕了,大伙被车子甩来甩去,差点没吐出来。到了目的地本想打个报平安的电话,刘国华掏出手机一看:没信号。刚进山那阵是寒冬,夜里最低气温零下15摄氏度,条件简陋的“原生态”科技园没空调,刘国华和同事们不得不穿着棉衣裹着棉被御寒。不过当教授们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树,所有困难都抛在脑后。“有要大干一番的兴奋。”刘国华说。

  潜心研究,提高“芽变”茶树存活率

  这片荒山承包者王春红2007年从浙江安吉引入了几棵品质较好的白茶,经过八年的种植,却发现白茶发生退化,茶芽一受冻就发黑枯萎,受损严重。某一天,王春红偶然在茶园里发现几株茶树出现“芽变”,几株茶叶的叶片略小些,微卷,呈青绿色,而且茶叶抗寒能力强。一般的白茶泡上两三开就没味了,这种茶叶三四开后仍有茶香。王春红用传统方式扦插繁殖,结果成活率很低。

  刘国华和同事进山后接下了这个“新课题”,他们把大山当成了实验室,想办法提高“芽变”茶树的存活率。一般茶树苗只有十几厘米高,刘国华做研究时一直要“蹲”着。每次进山,总有同事开玩笑:“你这回要‘蹲’多久?”刘国华和同事每天在地里忙活,为茶农扩繁了10亩地,茶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第二年春天,他们试制的茶叶高氨基酸含量、醇厚清透,在茶叶市场总体低迷的情况下,他们的茶叶市场售价高达一万元、6千元一斤,供不应求。刘国华告诉记者,参与“省级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走进大山来到田头,和农民一起干活,这跟在实验室很不一样。“真正实现了学有所用,多年研究的东西有了用武之地,很有成就感。反过来在田间积累的数据对研究很有帮助。”刘国华还定下个“小目标”,在这片荒山上建个茶树资源圃,建成茶树研究基地。

  不少教师都是1/3时间在农村

  刘国华的“蹲大山”种茶树项目,只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省级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的一个缩影。该校农林相关的所有教师,一年中都有1/3以上的时间,在农场、茶园、田野里做研究。

  2015 -2016年,学院与常州溧阳市农林局合作,在对溧阳市各乡镇的产业结构现状开展调研,确定对上兴镇龙峰村、戴埠镇牛场村、溧城镇金山村、上兴镇下陶村等4个特色村进行帮扶,在4个村推动多项产业快速形成,培育“一村一品” 特色专业村。

  原标题:副教授“隐入”深山培育出奇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